大学校园可以更像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

随着高等教育淘金热潮退去,校园设计应更重视体验,而非一味重视建筑。

作者:Adam Scott 动画:Annemarieke Kloosterhof

Richard Waite在分析高等院校的大型建筑项目断流现象时指明:淘金热已然结束。

谢天谢地。如果英国大学建楼成瘾是为了吸引学生,那可真是虚掷千金。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NSS)显示,无论校园硬件设施如何夺目,学生都不会基于硬件而选择大学。

生活第一,空间第二,建筑第三。不能本末倒置。”

Jan Gehl

现在的学生对校园的要求已完全不同。他们眼中的校园是实体空间,也是数字空间;是交友的网络,也是文化交流与社交的场所。它是鲜活的,本质上是动态的、始终与时代保持同步。它以开放空间与当今受麻省理工影响的创新集群概念为特征,其活力来源于人、活动与空间的自由流动。而空间需始终回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向往,并基于这二者的状态得以确立。

这并不是说建筑对于大学不重要。而是指出校园设计的目的是吸引和发动学生参与,并赋予他们真正的归属感,建筑只是激活这个目标的渠道之一。在大学这个巨大的体验培养皿中,场所与空间应该是灵活可塑的仆从,效劳于人与文化、品牌与身份、以及服务与技术。

粘性”校园的创建不应从建筑总体规划开始,而应以体验的总体规划起步。出发点应该是生活,是学生的需求和向往,而不是砖块与灰浆。

向品牌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校园的缔造者(再造者)不应一味奉建筑为圭臬,而应从其它行业的品牌和机构的全渠道战略汲取灵感,如爱彼迎、耐克和纽约全景音乐节。

第一个是人人向往的工作场所。爱彼迎的办公室从未完工,员工始终在进行设计或重新设计。

第二个是人人向往的购物场所。耐克的纽约旗舰店结合了数字商店与传统商店,它不断地变化,为顾客提供定制作坊等服务,带来真正全新的前沿体验。

第三个是人人向往的娱乐场所。智慧与灵魂交织的纽约全景音乐节是节庆策划艺术的成功范例。

这些范例都以顾客为中心,采取了以体验为先的设计方法。意即时刻关注当下,不要虚掷金钱建造自己无法负担的建筑。

这大概会令那些热衷校园建设的大学领导感到意外。正是他们“筑巢引凤”的信念推动了“淘金热”,而其中逻辑与Gehl的格言完全相悖。.

它也导致一众高等学府债台高筑,而此时正值退欧与高等教育拨款奥格尔报告(Augar report)出台,未来资本支出计划或成大学不可承担之重。

他们受了“以建筑为标志”的蛊惑,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体验”,或许会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错误。

将品牌策略置于新建(重建)的校园盛况之上,并非意在贬低英国学府的建筑项目。

而是提倡用体验为先的整体策略打造以校园生活为中心的大学,以吸引当前和未来的学子。

少建如同皇家节日大厅的建筑,多打造类似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的体验。这种理念将令设计师和建筑一同回归至人文体验的视角。

本文的初版刊登于《建筑师期刊》。

我们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点击此处获得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