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不凡:通过旧改焕新定义建筑新地标
作者
相比大胆地构建标志性建筑,改造和更新现有建筑是更值得和更具前瞻性的做法吗?Hassell新加坡事务所的资深建筑设计主管Razvan I. Ghilic-Micu概括了普通建筑转化为独特新地标的六大要素。
我们为何对标志性建筑如此着迷?
全球各大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建筑地标。它们通过旅游广告、明信片、钥匙链、乐高玩具等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普通的建筑相比,标志性建筑如此之少,因此辨识性很强。
大部分地标建筑在城市中独树一帜,显示出无法以可持续方式进行复刻和量产的排他性和特殊性。从16世纪脏乱不堪环境中的巴黎圣母院到纽约下东区坚尼街公寓里看到的帝国大厦,周边环境与建筑本身显得格格不入,互不相容。
其他建成环境都经历了什么?
尽管相继出现的标志性建筑俘获了我们的注意力,城市中数百万的普通构筑物仍在默默无闻地快速拔地而起。
独特与普通
标志性建筑尽管令人印象深刻,且是重要的市政构成,却引发了明显的文化盲区。受20世纪的石化经济和全球销售、材料和人力链条的影响,人们很少关心标志性项目对于基地周边乃至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或经济产生的影响。Kiel Moe在其2021年出版的《除非》(Unless)一书中,以专家视角以美国经典复古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扩建为例分析了这一文化盲区。
世界上大部分物业都是普通建筑,它们产生大部隐含能耗,并占据大部分城市空间,为什么我们不对这些建筑展开更多讨论呢?
转移注意力
我们力求让城市成为更美好和更可持续的惠及气候和社区的焕新场所。这样的愿景往往聚焦于推动独特的建筑新项目。然而,我却认为城市需要摆脱这种想法,转而关注数百万的普通建筑,无论新旧,它们总是我们所忽视的独特机遇。
很多“普通建筑”可以从实质性的可持续提升中获益。无论是通过适应性再次利用或建筑与城市的关联性提升,建筑得到改造后便可吸引租户,同时可以产生重要且无穷的社会、财务、环境价值和效益。
试想一下,如果以大胆的干预手法积极地改造城市中90%的单调乏味的普通建筑,结果会如何?
最可持续的建筑就在我们眼前
全球绿色建筑委员会表示,在欧洲,80%的在用建筑到2050年仍将存在。根据这一数据,城市俨然就是一块画布,呼吁着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投身城市更新之中,在更新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碳排放,最终为后世留下更好的建成环境。
改造现有建筑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方面。对现有建筑试行大胆的新观念能够降低资本支出风险,也能推动多项迭代,可能比大部分新建筑获得更高、更快的投资回报。
结合这些益处,利用较为简单的可行性分析,了解创造性的商业模式和设计策略如何与前瞻性的刺激措施(新加坡等城市推行过刺激措施)相衔接,可以让旧楼改造的新机遇呈现颠覆性的成果。
当然,并非所有的现有建筑都得到相同的对待。出于各种原因,一些老建筑无法保留,不得不拆除,主要为了安全。大型建筑的拆除必须经历必要的结构评估和彻底的调研。夷为平地之后,希望在相同的地点建起一栋独特的建筑,设计能满足所有的期望,可以运营几百年,还能从内到外都透着独特性和影响力。
在新加坡,现有建筑的改造焕新正处于进行时。
一年前,新加坡政府将后独立时代的现代主义地标--黄金坊(Golden Mile)列为保护建筑,为此栋建筑重要的改造之路奠定了基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建筑都得到改造升级的机会,尤其是众多普通建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现今的普通焕新成未来的独特。
从普通到独特 —— 改旧焕新的六大要素
积极的旧楼改造可以有策略地逐步推进,可以是对单个楼层的小规模干预、也可以是整体性的片区升级。随着亚洲的城市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越来越期望以一种可控、切实的方式建造更加可持续的建筑,聚焦可量化的成果。
近期,我们与行业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开展了商业项目与专业对话。在此,我希望与读者分享一些现有建筑改造升级的成功案例。
1. 请问自己一个问题 – 我是一个好楼主吗?
哪些人会经常造访你的大楼并使用其中的便利设施?租户的员工、顾客和访客会在哪里驻足,人口组成特点是什么?如果你还不知道,没关系。大数据可以为你提供实时信息。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愿景标杆,为你的设计过程提供信息支持。Hassell的团队与合作伙伴Place Intelligence基于建筑用户群体、用户的需求、用户使用建筑的实时数据共同打造优质的场所。
2. 重塑你所在的社区
你有没有充分发挥强项?这需要设计策略来发挥作用。为楼层配置合适的业态就可以帮助你聚焦匹配的用户,尽可能地优化建筑表现,并彰显相应的文化。如果用对了策略,你就能事倍功半。
平面规划测试如果能够做到位,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可以成为打破常规的绝佳手段,为你的改造空间创造独特的成果。
我们为房东和用户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策略,由内到外打造面向未来的设计,充分升级生产力和幸福感。
3. 极力创造最佳成果和最大效益
对大部分建筑来说,消耗大量能源的柱、梁、楼板等主要结构系统往往比建筑外立面的使用寿命长,尤其是在新加坡这个炎热的热带国家。
一幢建筑经过重新设计,包覆精心设计的全新外立面后,可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并使整体的隐含碳排放和未来的能耗最小化。
令人高兴的是外部饰面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高效的外部遮阳和开启幕墙系统向建筑内引入新鲜空气,最终提升内部环境质量并降低能耗。
更好的外观和内部环境、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可持续评级只是双饰面建筑的几个短期获益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性能不断优化的同时,运营成本也会降低。这些改造成果不仅让投资有所回报,也是所有现有建筑改造焕新的必要且首要的一步。
4. 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
会呼吸的空间不仅能遮荫、降噪、减少室内污染,也能促进与自然的视觉联系,提升空间的活力。
整体的亲自然性不仅仅体现在绿植。随着可持续、碳科学和能源科学的进步,全球城市的改造正从装饰性的绿植点缀向更新式的改造设计转变,也就是基于性能建立生态系统。大部分的整体高性能方案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绿意美化,而是营造更富活力的改造焕新成果。
投资人、所有人和用户可以利用绿色资金提升建筑的环境性能,追求可持续目标。2021年,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认证体系设置了更为野心勃勃的目标,将能源效率和基于性能的再认证评估标准进行了提升。目前,如果不释放亲自然潜力对现有建筑进行提升,建筑的运营成本会比以往更高。
5. 你是一个好邻居吗?
你的街道是什么类型的?你如何提升到访者体验?在访客进入大堂前,为其余的街区打造可识别的会面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展示城市或街道界面,这些努力可以将普通的建筑转化成当地社区的目的地或关键构成。
6. 会旧友,交新朋
如果想取悦现有社区住户,同时吸引新朋友的到来,项目开发需要将商业最佳实践和餐饮酒店服务相结合。光提供一个空间或场所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地是营造独特体验,将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体现在与众不同的空间中,与所在城区的现有建成环境构成互补,从而脱颖而出。
投资大家愿意驻足的“第三场所” —— 丰富到达空间的功能,让人们不仅只做短暂停留,让这里也成为便利设施中心,鼓励人们延长驻足时间。
精心设计的咖啡厅、绝佳的会面空间、协作区域、甚至是聚焦健康福祉的环境将把瞬间的体验转化为具有归属感的场所,建立起信任感,促进社区的形成和繁荣。这是让建筑内的现有租户与区域内广泛的潜在用户建立联系的有效方式,也是有益于你的建筑乃至城市的方式。
成功的第三空间关乎社交体验的质量。Hassell近期发布的《年度办公场所未来趋势调研报告》显示,社交和社区氛围是吸引远程办公者回归线下办公的最主要因素。这份报告最值得注意的结果是朝九晚五的传统办公文化将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新加坡、中国等城市的2500名员工进行调研,我们了解到吸引员工回归现场办公的秘诀。现在,员工尤为偏好的办公场所具有一定的家庭特质或普通办公空间所不具备的特质:一个可以放松、呼吸新鲜空气、品味浓醇咖啡和可以聚精会神办公的舒适空间。
未来的办公场所是灵活的共享空间,如同家一般舒适惬意,创造无限惊喜体验。
打造“新”地标
气候紧急状态让大幅遏制碳排放变得刻不容缓,为了更好地应对目前的气候状况,我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高密度城市中那些不起眼的普通建筑。
我对于上文建议的六大干预要素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它们对未来的改旧焕新,塑造独特场所 – 全新地标建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